
西溪,古称河渚,“曲水弯环,群山四绕,名园古刹,前后踵接,又多芦汀沙溆”。历史上的西溪占地约60平方公里,现实施保护的西溪湿地总面积约为11.5平方公里,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、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。
西溪是北派越剧的首演地。据考证,1906年,越剧创始人之一的马潮水,在西溪蒋村陈万元宅邸用3张八仙桌搭台演戏,促进了越剧由落地唱书向舞台表演形式的转变。此后,越剧以“的笃班”形式先后走进杭州、上海演出,一直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第二大剧种。
杭州西溪水浒文化展示馆在西溪湿地内,展示馆旁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雕像。展示馆内有练功厅,并模仿忠义堂在大厅摆了一些交椅。展示馆的两边内壁以壁画形式表现水浒英雄—林冲的斗争场景和水浒中好汉的见义勇为的故事;外墙上是水浒英雄的画像,栩栩如生。
茭芦庵,又名芦庵、正等院,宋绍兴年间(1131-1162),侍卫马军司驻屯于杭州西溪湿地一带,因奉祀所需,于龙驹坞建正等院。明万历初年(1573),正等院释如觉将院迁往河渚,初名正等庵。
文章部分素材源于官方运营网,用于参照对比、介绍给旅友;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相关资料
没有相关内容!
杭州西溪湿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