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密州出猎:虽遭贬疏,兴国安邦之志生发不熄

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宋.苏轼
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
酒酣胸胆尚开张,鬓微霜,又何妨!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

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75年(神宗熙宁八年),当时苏轼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任知州。词中描绘了一场壮观的出猎活动,苏轼以“狂”字贯穿全篇,抒发了他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。左手牵黄犬,右臂驾苍鹰,展现出出猎的雄壮场面和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。

接着,他由实而虚,写出猎之行,抒兴国安邦之志,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。他以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,拓展了词的意境,提高了词品,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,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。

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,也反映了他对国家、民族的深厚情感,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相关内容

雁过留声

留言板

邮箱不显示在页面. 非空标记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