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仙把酒问青天: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词人在中秋之夜,把酒问天,对明月的存在和天上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。他想要乘风归去,却又担心天上的琼楼玉宇太高太寒冷。于是,他在月光下起舞,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在天上还要美好。后面通过描写月光的流转和词人的无眠,表达了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最后,词人发出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祝愿,希望人们能够长久地生活在一起,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。

通过对月亮的描绘,苏轼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同时,他借月亮的意象,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,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沉。

诗词所描写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美感,让人仿佛能够置身于那明亮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之中。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以其优美的语言、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首经典之作。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,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、感悟自然的宝贵启示。

相关内容

雁过留声

留言板

邮箱不显示在页面. 非空标记 *